首页 > 中医执业医师 > 辅导资料

中医执业医师常见产后病

时间:2019-05-29 13:59:26来源:

中医执业医师常见产后病

 产后血晕
 
  产后血晕的定义: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,不能起坐,或心胸满闷,恶心呕吐,或痰涌气急,甚则神昏口噤,不省人事,称为。产后血晕。
 
  产后血晕的病因病机:主要病机不外虚实两类,血虚气脱,心神失养,或血瘀气逆,扰乱心神。
 
  辨证论治:
 
  1.血虚气脱型
 
  治疗法则:益气固脱。
 
  方药举例:清魂散。
 
  2.血瘀气逆型
 
  治疗法则;活血逐瘀。
 
  方药举例:夺命散。
 
  产后发热
 
  产后发热的定义:产褥期内,高热寒战或发热持续不退,并伴有其他症状者,称为“产后发热”。
 
  产后发热的病因病机:引起产妇发热的原因很多,而与本病关系密切的主要病因病机有感染邪毒,正邪交争;外邪袭表,营卫不和;阴血骤虚,阳气外散;败血停滞,营卫不通。
 
  产后发热的辨证论治:
 
  一、感染邪毒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发热恶寒,或高热寒战。小腹疼痛拒按,恶露初时量多,继则量少,色紫黯,或如败脓,其气臭秽,心烦不宁,口渴喜饮,小便短赤,大便燥结,舌红,苔黄而干,脉数有力。
 
  治疗法则:清热解毒,凉血化瘀。
 
  方药举例:解毒活血汤(《医林改错》)加银花、黄芩。
 
  二、外感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发热恶寒,头痛身疼,鼻塞流涕,咳嗽,苔薄白,脉浮紧。
 
  治疗法则:养血祛风,散寒解表。
 
  方药举例:荆防四物汤(《医宗金鉴》)加苏叶。
 
  产后腹痛
 
  产后腹痛的定义:产妇分娩后,小腹疼痛者,称为“产后腹痛”,又称“儿枕痛”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产后宫缩痛及产褥感染引起的腹痛。
 
  产后腹痛的病因病机:
 
  一、血虚
 
  素体虚弱,气血不足,因产重虚,复因产后失血过多,冲任血虚,胞脉失养;又气随血耗,气虚运血无力,血行迟滞,而致腹痛。
 
  二、血瘀
 
  产后脏腑虚弱,血室正开,起居不慎,当风感寒,风寒乘虚而人,血为寒凝,或因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血随气结而为瘀,瘀阻冲任,胞脉失畅,不通则痛,故使腹痛。
 
  三、热结
 
  素体阳盛,或产后胞宫胞脉空虚,邪毒内侵,人里化热,损伤冲任经脉,热与血结,阻痹胞脉,败血浊液不得下行,不通则痛,故使腹痛。
 
  产后腹痛的辨证论治:
 
  一、血虚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小腹隐隐作痛,喜揉喜按,恶露量少,色淡,头晕眼花,心悸怔忡,大便秘结,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弱。
 
  治疗法则:养血益气。
 
  方药举例:肠宁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)。
 
  二、血瘀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小腹疼痛拒按,得热痛减,恶器量少,色紫黯,夹有血块,块下痛减,形寒肢冷,面色青白,舌淡黯,脉沉紧或沉弦。
 
  治疗法则:温经活血,祛瘀止痛。
 
  方药举例:生化汤(《傅青主女科》)。
 
  三、热结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小腹疼痛拒按,或灼热疼痛,恶露初则量多,继则量少,色紫黯或如败脓,其气秽臭,高热不退,口渴欲饮,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,舌红绛,苔黄而燥,或起芒刺,脉弦数。
 
  治疗法则:泻热逐瘀,活血止痛。
 
  方药举例:大黄牡丹皮汤(《金匮要略》)。

产后身痛
 
  产后身痛的定义:产褥期内,出现肢体、关节酸痛、麻木、重著者,称为。“产后身痛”,亦称“遍身痛”、“产后关节痛”。本病类似于西医学风湿、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痛。
 
  产后身痛的病因病机:
 
  一、血虚
 
  素体血虚,产后失血过多,阴血亏虚,四肢百骸、筋脉关节失养,则肢体麻木、酸痛。
 
  二、血瘀
 
  产后恶露去少,瘀血留滞于经络、筋骨之间,气血运行受阻,故使身痛。
 
  三、外感
 
  产后百节空虚,卫表不固,腠理不密,起居不慎,风寒湿邪乘虚而人,客于经络、关窍。
 
  产后身痛的治疗:
 
  治疗法则:养血祛风,散寒除湿。
 
  方药举例:独活寄生汤(《千金要方》)。
 
  产后恶露不绝
 
  恶露不绝的定义:产后恶露持续3周以上,仍淋漓不尽者,称为“恶露不绝”,又称“恶露不尽”、“恶露不止”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产后晚期出血。
 
  恶露不绝的病因病机:
 
  一、气虚
 
  素体虚弱,产时气随血耗,其气益虚,或产后操劳过早,损伤脾气,中气虚陷,冲任失固,血失统摄,以致恶露日久不止。
 
  二、血热
 
  产妇素体阴虚,因产亡血伤津,营阴更亏,阴虚则内热,或产后过食辛辣温燥之品,或肝气郁滞,久而化热,热伤冲任,迫血妄行,而致恶露不绝。
 
  三、血瘀
 
  产后胞宫、胞脉空虚,寒邪乘虚而入,血为寒凝,结而成瘀,或七情内饬,气滞而血瘀,瘀阻冲任,新血难安,以致恶露淋漓不绝。
 
  恶露不绝的辨证论治:
 
  一、气虚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恶露过期不止,量多,色淡红,质稀,无臭味,精神倦怠,四肢无力,气短懒言,小腹空坠,面色觥白,舌淡,苔薄白,脉缓弱。
 
  治疗法则:益气摄血。
 
  方药举例:补中益气汤加阿胶、艾叶、乌贼骨。
 
  二、血热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恶露过期不止,量较多,色深红,质稠粘,气臭秽,口燥咽干,面色潮红,舌红,苔少,脉细数无力。
 
  治疗法则:养阴清热,凉血止血。
 
  方药举例:保阴煎加煅牡蛎、炒地榆。
 
  若兼乳房、少腹胀痛,心烦易怒,恶露中夹有血块,口苦咽干,脉弦数者,此属肝郁血热之证。治宜疏肝解郁,清热止血,方用丹栀逍遥散。
 
  三、血瘀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恶露过期不止,淋漓量少,色黯有块,小腹疼痛拒按,块下痛减,舌紫黯,或有瘀点,脉弦涩。
 
  治疗法则:活血化瘀,理血归经。
 
  方药举例:生化汤加牡蛎、茜草、三七。
 
  缺乳
 
  缺乳的定义:哺乳期间,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,称为“缺乳”,亦称“乳汁不行”或“乳汁不足”。
 
  缺乳的病因病机:
 
  一、气血虚弱
 
  素体气血虚弱,复因产时失血耗气,气血亏虚,或脾胃虚弱,气血生化不足,以致气血虚弱无以化乳,则产后乳汁甚少或全无。
 
  二、肝郁气滞
 
  索性抑郁,或产后七情所伤,肝失条达,气机不畅,气血失调,以致经脉涩滞,阻碍乳汁运行,因而缺乳。
 
  缺乳的辨证论治:
 
  一、气血虚弱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乳少,甚或全无,乳汁清稀,乳房柔软,无胀满感,神倦食少,面色无华,舌淡,苔少,脉细弱。
 
  治疗法则:补气养血,佐以通乳。
 
  方药举例:通乳丹(《傅青主女科》)。
 
  二、肝气郁滞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乳汁涩少,浓稠,或乳汁不下,乳房胀硬疼痛,情志抑郁,胸胁胀闷,食欲不振,或身有微热,舌质正常,苔薄黄,脉弦细或弦数。
 
  治疗法则:疏肝解郁,活络通乳。
 
  方药举例:下乳涌泉散(《清太医院配方》)。
 
  产后抑郁
 
  产后抑郁的诊断:
 
  产后抑郁症的诊断至今无统一的判断标准,医|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美国精神病学在《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》(1994年)中制定的:具备下列症状的5条或5条以上,必须具有1或2条,且持续2周以上,患者自感痛苦或患者的社会功能已经收到严重影响。症状包括:
 
  1.情绪抑郁。
 
  2.对全部或者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或愉悦。
 
  3.体重显著下降或者增加。
 
  4.失眠或者睡眠过度。
 
  5.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。
 
  6.疲劳或乏力。
 
  7.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。
 
  8.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。
 
  9.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。
 
  产后小便不通
 
  产后小便不通的定义:产后小便点滴而下,甚或闭塞不通,小腹胀急疼痛者,称为“产后小便不通”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产后尿潴留,以初产妇、难产、产程长及手术助产者多见,是产后常见疾病之一。
 
  产后小便不通的病因病机:
 
  一、气虚
 
  素体虚弱,产时劳力伤气,或失血过多,气随血耗,以致脾肺气虚,不能通调水道,膀胱气化不利,而致小便不通。
 
  二、肾虚
 
  禀赋薄弱,元气不足,复因分娩损伤肾气,以致肾阳不振,气化失司,膀胱气化不利,致令小便不通。
 
  三、气滞
 
  产后情志不遂,肝气郁结,气机阻滞,清浊升降失常,膀胱气化不利,而致小便不通。
 
  四、血瘀
 
  多因滞产,膀胱受压过久,气血运行不畅,膀胱气化不利,而致小便不通。
 
  产后小便不通的辨证论治:
 
  一、气虚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小便不通,小腹胀急疼痛,精神萎靡,气短懒言,面色咣白,舌淡,苔薄白,脉缓弱。
 
  治疗法则:益气生津,宣肺行水。
 
  方药举例:补气通脬饮(《女科辑要》)。
 
  二、肾虚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小便不通,小腹胀急疼痛,坐卧不宁,腰膝酸软,面色晦黯,舌淡,苔薄润,脉沉细无力,尺脉弱。
 
  治疗法则:补肾温阳,化气行水。
 
  方药举例:济生肾气丸(《济生方》)。
 
  三、气滞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小便不通,小腹胀痛,情志抑郁,或胸胁胀痛,烦闷不安,舌象正常,脉弦。
 
  治疗法则:理气行滞,行水利尿。
 
  方药举例:木通散(《妇科玉尺》)。
 
  四、血瘀型
 
  主要证候:产后小便不通,小腹胀满刺痛,乍寒乍热,舌黯,苔薄白,脉沉涩。
 
  治疗法则:养血活血,祛瘀利尿。
 
  方药举例:加味四物汤(《医宗金鉴》)。
 

热门文章

最新文章